分类目录归档:Design

荷蘭人的單車生活

Jan-Gunneweg-Bough-Bicycle-for-Urban-Cyclist
荷蘭的單車交通具備悠久歷史。1890年,荷蘭建設世界第一條單車專用道路, 19世紀末期成立世界上最早的自行車研究協會。1937年,荷蘭第二大城市鹿特丹建造世界上第一條單車隧道。所以,說到荷蘭設計,一定要談談荷蘭人生活中不可的必需品,單車。

bicycle-historypng
最早期的單車本來就是木頭造的,源自1818年的德國,經過時代演變才有了金屬車身。所以,不少荷蘭設計師運用這種最原始的材料,創造出新的單車,使金屬的冷酷變得回復自然,也因此帶來暖意,Jan Gunneweg就是其中一個例子。他設計了一台名為Bough Bike的單車,整台車體都是以橡木所製成。Bough Bike 的座右銘是「Be Moved by Nature!」,是要證明人類與自然也能和平共處。所以,這單車的原料來自法國東部 Jura,此區森林管理完全符合當地生態系統的成長,是一種可持續發展設計的概念。如同一般單車,大約 20 公斤重,龍頭與椅墊的高度可調整,椅墊與輪胎的顏色也可挑選,騎起來平穩、用起來持久,將木頭堅固、溫和、可塑性高的特質發揮得十分好。
Bough Bike

單車大約於1875年傳入中國,最初稱為「洋馬兒」。溥儀結婚時,他的堂哥溥佳送了他一部腳踏車。幾天便學會了,他便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懂踏單車的皇帝,同時也是最後一個。我們何時又來個復古單車?

愛德華巴洛克式Edwardian Baroque

Edwardian Baroque2

曾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,保存著很多英式建築,就好像石屎森林中的清泉,所以建築設計是很好說的。愛德華巴洛克式Edwardian Baroque,見證了只有短短10年在位時間的愛德華七世。

安妮女王復古式Queen Anne Revival及愛德華巴洛克式 Edwardian Baroque,是香港常見的英式建築,較接近香港人心目中「殖民地建築」的典型。愛德華七世在位只有短短10年,但誕生於1900至一次大戰(1914-1918)時期的建築都可歸入愛德華時期。所謂Edwardian Baroque是巴洛克風格的英式演繹,尖塔、彎曲樓梯、圓拱尖頂都是其特色。「巴洛克」Baroque此字源於西班牙語及葡萄牙語的「不規則的怪異的珍珠」。作為形容詞,此字有「俗麗凌亂」之意,因此歐洲人最初用這個詞指「缺乏古典主義均衡特性的作品」。最原始的Baroque建築風格,利用規則的波浪狀曲線和反曲線的形式賦予建築元素以動感的理念,不在崇尚那種含蓄的邏輯性,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、如戲劇般的效果。

以香港大學的本部大樓為例,由Alfred Bryer設計,採用Edwardian Baroque設計,有兩層高的巨型愛奧尼柱式Ionic Order,舍利安那式拱窗Serliana windows、文藝復興Renaissance風格的花崗石柱,頂層四角有塔樓。

Edwardian Baroque

Edwardian Baroque3

Edwardian Baroque4

蝸居:Why Not Hand Over a “Shelter” to Hermit Crabs?

crabs_2009

香港人希望盡快「上車」,因為擁有一層樓,就有了生活的安全感。但「上車」了,又成為了樓奴,背負的可能不只是一層樓,還有一個家庭。日本藝術家Aki Inomata,為寄居蟹設計了一個家,讓牠們背負一個更華美的家。

寄居蟹要背負一個殼是因為要保護牠柔軟的腹部,當身體慢慢長大,就要換一個新的殼。這個需要,就好像現代人的居所,不停轉換,背負不同的事。因此,Aki Inomata利用CT掃瞄器器,以及3D影像,詳細了解寄居蟹的螺殼和骨骼的關係,並為牠們設計了以不同城市為主題的殼,例如:紐約、曼谷、東京等。

Aki Inomata表示:“Nowadays with highly advanced culture and civilization, the system or rules in our society is too complicated to understand how it works. It is a black box to most of us. That causes us suffocation, or even a feeling of hopelessness.”我們都被困在一個城市當中。

yadokarin_1

aki-inomata-1簡介片段:

迷人MTR

HK Disney Train

香港地鐵Mass Transit Railway,簡稱MTR。2007年12月2日,地鐵與九廣鐵路合拼,成為香港鐵路。港鐵站主要以顏色區分不同的站,設計方面主要以功能性為主,例如:月台閘門的設置、箱形結構、廁所的安排。只有迪士尼的車廂較特別,有配合迪士尼主題的米奇老鼠頭形車廂窗戶及扶手。難怪,外國的地鐵站是如此富趣味。

斯德哥爾摩地鐵站Stockholm Metro-瑞典
建成於1950年,由一百多位藝術家分別用自己的風格和藝術構思來裝飾每一個站台。所以,一個世界最長的地鐵網就變成了一個世界最長的藝術長廊,在一百多個地鐵站內包含了繪畫、壁畫、雕塑以及各式各樣的藝術表現手法。
20100618160449234

Metro-01

20100618160511055

慕尼黑城市地鐵站Münchner U-Bahn-德國
1930年代展開地鐵工程,但由於二次世界大戰而於1941年停工。二戰期間電車系統受到嚴重破壞,因此重建電車系統為首要任務。但隨著慕尼黑的路面交通於1950年代逐漸惡化,市議會亦開始探討將數條電車線地下化。市議會於1964年更改計劃,決定興建一個正式的地下鐵路網路。這個地鐵的特點在於站台寬敞乾淨,但同時具藝術性。
13493-munich-04

13493-munich-03

13493-munich-01

巴塞羅那Drassanes Metro-西班牙
1968年開幕,到了2007年重建。由31歲的設計師Eduardo Gutiérrez Munné及Jordi Fernández Río完成,利用輕巧的白色玻璃外殼及幾何線條紅色設計為牆身,增加其獨有風格,提升空間感。白色混凝土覆蓋在牆上,慢慢地融合到地板並作了防震功能。天花板用上了黑白對比設計,牆角燈飾一字排開。
drassanes10

drassanes19

drassanes16

drassanes02

上流設計 裝飾藝術 Art Deco

THE-GREAT-GATSBY-International-Poster-04

The Great Gatsby是一套十分吸引的電影,因為背後是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,配以一個華麗的舞台。如此華麗的背景,就是用上裝飾藝術Art Deco的設計風格。

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1920年代,是人們擺脫了戰爭的悲痛、重拾歡樂的年代。此時,Art Deco運動便先在法國產生。1925年,於巴黎國際現代化工業裝飾藝術展覽會Exposition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Décoratifs et Industriels Modernes,首次出現Art Deco一詞。直至1960年代,才被廣泛使用。其實Art Deco強調裝飾別緻優雅,具有鮮明色彩、直線和對稱、平面多角的形體,並以上流社會為服務對象,採用的材料是精緻、稀有、貴重的。例如:桑德爾的Bifur字體、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、帝國大廈。與此相對立的是新藝術風格Art Nouveau。Art Nouveau強調中世紀的、哥德式、自然風格的裝飾,強調手工藝、否定機器化時代。相反,Art Deco反對古典主義、自然的、單純手工藝的傾向,反而主張機械化的美。

Bifur字體
BifurA

克萊斯勒大廈
01200000000481121619081779478

帝國大廈
604151239441703

密集式公屋設計 from Le Corbusier

Le Corbusier

1953年,石硤尾大火,近5萬災民無家可歸。這一場火災促成了香港公共房屋的發展,同時香港第一次利用了Le Corbusier(1887-1965)的第一代現代都市概念Contemporary City。直到現在,這一個密集都市的概念仍然對香港房屋設計影響深遠。

Le Corbusier是一位法國建築師,原名Charles-Édouard Jeanneret-Gris,他原本是學鐘錶雕刻,後來轉而學油畫,最後才成為建築師,而他大部分的建築知識都是來自四處旅遊所見所聞。

他於1922年提出的現代都市概念包括7大重點:
1. 容納三百萬人口的城市
2. 由汽車道路連接各部分
3. 為減少設計及施工的時間和成本,所有的建築都採用工業化生產,採用相同模式興建
4. 為減少樓與樓之間的距離,採用高層數高密度建築
5. 大幅降低市中心的人口密度
6. 增加樓與樓之間的綠化和公共空間
7. 獨立城市,自供自給的就業和康樂設施當年,沙田便是其中一個被規劃的「衛星城市」。

以下為部分的設計圖:
5yVUOq7_FJXfXXK.nEiGiw
AeHw20WVriWaXUu1G79dUw
VilleRadieuse

去名古屋學設計

名古屋

名古屋,愛知縣首府,是僅次於東京、大阪及橫滨的第四大城市。但為什麼要去名古屋學設計?因為於2008年10月16日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此城市命名為「設計之都」。

由2010年開始,每三年都會舉行一次「愛知設計三年展」Aichi Triennale。這是一個國際知名的設計盛會。今年,第二屆的主題是「覺醒-我們身處何方?地球、記憶和復興」,目的是喚醒2011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很多日本人的身份危機,幫助人們總結歷史經驗並點燃希望。策劃人之一的拝戶雅彥認為,展覽本身並不能對災民有很大的幫助,但這能為大家展示歷史、記憶,重喚日本人的危機意識以及對國家什至地球未來的關心。而是次三年展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推出現代藝術和舞台表演,主要舉辦場地在愛知藝術中心。

2013的作品就未能先睹為快,但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10的作品:

Aichi Triennale 2010 Lucia Koch
Lucia Koch

Chiharu Shiota Dialogue with Absence
Chiharu Shiota “Dialogue with Absence”

klunk-buddhism4-550x366
Gelitin “Klunk Garden”

The Beat of The City That Freezed
“The Beat of The City That Freezed”

Yayoi Kusama Footprints of life
Yayoi Kusama “Footprints of life”

LEGO玩出創意

lego-closeup-537x328

Lego,來自丹麥語「leg godt」,意思是「play well」。1934年由丹麥木匠Ole Kirk Christiansen創立,原先是製作木製玩具,後來於1949年開始設計膠製積木。

Lego積木按照大小可以分為4個系列:baby,quarto,duplo和standard。Lego積木之所以如此吸引,是因為設計精美而且變化多端。1999年,Lego推出星球大戰系列,反應非常熱烈,自此開始推出不同的故事系列,例如Rock Raiders和生化戰士。

時至今日,Lego不停推陳出新。早前,Lego推出Lego Digital Designer,我們可以以用軟件設計屬於自己的積木。以往我們都受積木的數目所限制,即使有多大的想像力,都不能如願以償,但這個軟件就能完全衝破這個限制。另外,Lego今年發表了The BIG LEGO® House的設計圖,將積木變成真實的建築,由多塊放大的積木建成。這座建立將會建於丹麥城,佔地7600平方呎,樓高30米。內裡包括Lego歷史展覽、咖啡廳、及空中花園。

Lego Digital Designer
lego_digital_designer

The BIG LEGO® House
51aebdb6b3fc4bf3fc0000db_the-big-lego-house-reveal_1-528x264
The-Lego-Experience-BIG-4

Lego的成功,除了是設計的觸覺,還有膽量,或者就是我們香港人所缺乏的。

送上The BIG LEGO® House的設計片段: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HTWdjqp-MoQ

再沒有房屋問題 Sleep box

sleep_two

香港地少人多,公屋供應量不足,住屋問題是香港政府一直被抨擊的其中一個原因。在不停爭論香港有地無地,還是思考天橋底建屋的可能性同時,或者房屋設計,可以幫上一把。

來自俄羅斯的Arch Group在2009年,第一次公開展出Sleepbox的概念。兩年後,第一個Sleepbox正式在莫斯科的Sheremetyevo Airport機場運作。直到現在,Arch Group發展了第一間Sleepbox酒店,是由一間舊式大廈改建而成。這是一間四層式的大廈,放滿可移動式的Sleepbox,共有四種設計:單人房,雙人單人床房,雙人床房及家庭房。設計原意是希望為旅客帶來方便的選擇,每一個Sleepbox的外觀都以木質素材為主,天花板及地板都是灰白色為主調,每一個Sleepbox以黑色背景為分隔,給人一種簡約而不侷促的感覺。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ss_1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5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2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0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3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4

每一間房都設置LED閱讀燈、插座、床邊櫃和全身鏡。而每一層都有公共洗手間和浴室。大堂提供Ipad供上網使用,也有獨立儲物櫃可以租用。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7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8

這就是公共洗手間,綠燈代表沒人在用,紅燈代表有人使用中。
dezeen_Sleepbox-Hotel-Tverskaya-by-Arch-Group_18

如果有興趣體驗一下,可以到他們的網站http://sleepbox-hotel.ru/index_en.html預約,住一晚這一個「盒」。話說回頭,真的可以應用在香港?住宅和旅店始終有分別,我們要的是一個家,不只是一個窩。但至少,發揮創意想一想,我相信設計可以改變世界。

Design of Postcard;Design of message

我喜歡寫,也喜歡收。以前外遊會寄,現在在香港有時也會寄。為什麼不乾脆寫信?也許是因為不同的明信片設計,同時包含著不能言語的訊息。
明信片的故事,要由1861年說起:

Lipman Postal Card (1861-1872)
1861年,美國通過”An Act establishing certain Post Routes”,是當時全球第一個準許寄明信片的法案,當中限制了明信片的大小和所預付的郵資等。而當時是不準許私人印制的,最早發現有郵戳的明信片是由擁有專利權的H. L. Lipman所發行:Lipman’s Postal Card。
h015-lipmancard.jpg

Pioneer Cards (1872-1897)
1873年,美國郵局開始發行帶有郵資的明信片。Pioneer Card是指通過私人郵寄法案前所製的明信片。
Pioneer Cards

Private Mailing Card (1897-1901)
直到1898年,美國政府通過私人郵寄法案。這個改變,令明信片的設計隨著功能上不同而有所改變。
PrivateMailingCard-Back760

Undivided Back (1901-1907)
1901年,新規例通過,原先印在背後的”Private Mailing Card”可以改為”Post Card”。但設計上,整個背面都是用作寫地址。
Undivided Back

Divided Back (1907-1915) (the Golden Age of Post Card)
1907年,設計變為我們現在所用的,中間有一條分隔線,一邊寫上內容,一邊寫地址。
Divided Back

White Border (1915-1930)
隨後,在印上相片的明信片加上白框,這個設計能縮小相片,減少使用油墨的費用。因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,影響經濟,而且受到市場競爭的影響,要減低成本。
White Border

Linen Card (1930-1939)
印刷技術上升,印刷商開始利用麻紙linen paper印製明信片。
Linen Card

Photochrome (1939-present)
新技術的發展,令明信片的質素繼續上升,photochrome就是一種容易印制但同時保持高質素相片的明信片。
p-anc-photochrome.jpg